Home» News» LLCC» 【LLCC】12月24日刘明亚报告:关于中文中“差点没”的多维度语义分析

【LLCC】12月24日刘明亚报告:关于中文中“差点没”的多维度语义分析

发布日期:2015-12-17 作者:

 

 

   目:关于中文中差点没的多维度语义分析

 

   间:1224日(周四)下午1510-1800

 

   点:北京大学人文学苑2号楼B114

 

   讲:刘明亚博士(奥斯纳布吕克大学)

 

  介:刘明亚,江苏人。200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出国留学于2007年初取得德国哥廷根大学的硕士学位 (主修英语语言文学辅修普通语言学法语语言文学)。毕业后在德国蒂宾根大学和哥廷根大学攻读博士2011年成功答辩。在其博士论文Multidimensional Semantics of Evaluative Adverbs (Brill, 2012)刘明亚提供了对英文中文和德文中的评价副词的新型语义分析。她参照Potts的双维度的约定蕴含(conventional implicatures)理论,但提出要解释评价副词的真值条件语义,我们需要一个三维度的理论,不仅包括约定蕴含,也包括约定预设(conventional presuppositions)维度。该三维度理论(Logic for CPs and CIs, Lcp/ci)不但考虑到约定蕴含和约定预设如何通过组合规(composition rules)计算得出,并且能解释评价副词的正极性,即它们通常不在负极环境中出现的属性(Liu and Soehn 2009)。自2013年以来刘明亚就职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的认知科学研究所,着重于中文和德文的比较和习得研究。

 

  : 中文中带有歧义的“差点没”结构一直是语言学中的研究难题传统文献一般将其中的否定词看作是逻辑否定或冗余否定(即没有语义贡献)用以解释后者的可缺失性 (Zhu 1959, Jiang 2008, Liu 2011, Yuan 2013)。这些分析为我们理解该现象提供了很大帮助,但是由于缺少理论语言构架在精确度上有限. 最近Kaufmann and Xu (2013) 提出了对该结构的组合语义分析并将该结构的歧义归于差点的歧义我在报告中会讨论这些分析的具体假设和它们在解释该结构歧义上的局限性并提出所谓的冗余否定其实有其特殊的语义和语用贡献具体而言它既有作为约定前设(conventional presupposition)的否定语义还有说话者赋予相关命题在可能性或乐见性上以预定蕴含(conventional implicature)的形式所表达的的主观意义。

发布时间:2015-12-17 22:3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