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s» Seminars» 报告人:王强 题目:《墨经·小取》中的行为概念与逻辑

报告人:王强 题目:《墨经·小取》中的行为概念与逻辑

发布日期:2021-04-05 作者:

报告人:王强

题目:《墨经·小取》中的行为概念与逻辑

时间:2021/4/6 15:10-18:00

地点:二教416

摘要:20世纪初,随着西方逻辑学的传入,国内一些学者开始就“中国逻辑”的合法性问题进行反思。“中国究竟有没有自己的逻辑思想”这一问题在学界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名辩思想作为最接近西方逻辑的思想资源,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研究课题。许多学者自然地利用西方逻辑和古印度逻辑的理论来解读和重构中国历史上的名辩思想,以此论证中国古代有或者没有逻辑思想。比较的方法在最初确实给中国逻辑史研究领域带来了新的视角,国内外也产出了不少优秀的研究成果。但是这种研究方式逐渐遇到了它的瓶颈。比较研究并不足以回答中国逻辑(思想)究竟是什么的问题。而且,在已知存在差异的前提下,继续套用现成的西方逻辑理论来分析中国古代的论证与推理文本是否合适,也值得商榷。时至今日,我们该如何理解中国逻辑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

本研究选取了中国逻辑史研究中的代表文献《墨经·小取》,以此为中心分析其背后的逻辑思想。从研究方法上而言,本论文将从文本而非现有逻辑学理论出发,分析《小取》背后的逻辑思想,并且试图给出形式化的刻画。本文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第一,根据现有的校释本重新梳理《小取》文本,重点分析其中“是而然”等五类例子中的推理与论证。通过分析发现,“是而然”等五类例子中既存在从起句到承句的推理,以“是而然”中的例子为主;也存在例子间的论证,以“是而不然”和“不是而然”中的例子为主。除此之外,“是而不然”和“不是而然”中起句和承句之间并无推出关系。 

第二,结合《小取》文本以及时代背景,重新分析《小取》中的逻辑。从《小取》中的例子可以看出,这些推理大都是涉及动词的,讨论的是抽象的行为概念之间的关系。由此可以得出,《小取》中的逻辑是关于行为概念的逻辑。这一现象也是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哲学的背景一致的。不管是传统逻辑还是数理逻辑,都不是关于行为的逻辑,因此直接运用这些逻辑理论来解释《小取》中的推理是不合适的。

第三,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构建了行为概念语义学,用以刻画《小取》中的“是而然”等例子中的推理。而为了处理“不是而然”中“且”的特殊情况,本文又对原语义进行扩张,构建了带时态算子的行为概念语义学,用以刻画其中的推理。

第四,评述现有的主要研究,与行为概念语义学进行对比,分析其贡献以及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