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s» Others» 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学学科简史 (1952-)

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学学科简史 (1952-)

发布日期:2024-10-20 作者:



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学学科简史 (1952-)

(刘壮虎初稿,邢滔滔王彦晶修订)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各校的逻辑教师多数集中到北大哲学系。来自清华大学的有金岳霖、沈有鼎、王宪钧、周礼全,来自北京大学的有胡世华、晏成书,还有北京师范大学的汪奠基、南京大学的何兆清、武汉大学的江天骥、辅仁大学的李世繁、燕京大学的吴允增、中山大学的容汝幌。

renyuan院系调整后的北大哲学系设两个专业:哲学专业和心理专业。哲学专业下设包括逻辑专门化在内的三个专门化,并成立相应的教学组(后改称教研室)。这样,北大哲学系的逻辑教研室于1952年成为全国最早建立的逻辑教研室,由王宪任教研室主任,晏成书任教研室秘书。

哲学专业学生自大学第三年开始分专门化。逻辑专门化共开办四届,1952年第一届有学生10人,第二届2人,第3届5人、第4届2人。1956年专门化停止招生。

逻辑教研室为逻辑专门化开设的逻辑课程有:数理逻辑(王宪钧)、逻辑史(汪奠基、何兆清)、形式逻辑理论研究(周礼全、江天骥)、逻辑教学实习和讨论(周礼全主持)。此外还给法律系、经济系等开普通逻辑课。

 其后几年,逻辑教研室的教师有所变动。1953年,胡世华调中国科学院数学所。1955年底,金岳霖调中国科学院新成立的哲学所,同时调往的还有沈有鼎、汪奠基、周礼全。1956年,江天骥调往武汉大学哲学系。

1954年宋文坚从逻辑专门化毕业留教研室工作。其余陆续进到逻辑教研室的还有彭燕韩、赵臣壁、宋文淦、诸葛殷同、李真、金志广。

文革期间教研室解散。1977年恢复逻辑教研室后,人员有王宪、晏成书、吴允增、李世繁、宋文坚、杜岫石。由王宪钧任教研室主任。

恢复高考后,进教研室工作先后有刘壮虎、叶峰、周北海、邢滔滔、顾蕾、陈波、郭世铭、王彦晶、钟盛阳、丁一峰、姚博凯。教研室主任先后由晏成书、宋文坚、刘壮虎、周北海、邢滔滔担任。

目前教研室成员有:邢滔滔、王彦晶钟盛阳、丁一峰、姚博凯。邢滔滔任教研室主任。

逻辑教研室为适应当代逻辑发展的需要,着重培养现代逻辑的研究人才。文革前培养研究生时,王宪钧教授就已注意让他们学习现代逻辑知识。文革后,人才培养工作逐渐走上正轨,教研室进行了数次教学改革,建立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全面培养体制,制定出较完备的现代逻辑课程,涵括从数理逻辑到哲学逻辑的各个分支。此外,还要求学生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和一定的哲学修养。

1956年起,逻辑教研室即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当时称为副博士研究生),分数理逻辑方向、逻辑史方向、形式逻辑方向,导师有王宪钧、何兆清、李世繁。1979年教研室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导师有王宪钧、晏成书、宋文坚、杜岫石。1980年教研室建立博士点,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王宪钧担任首任博士导师。

鉴于我国逻辑事业对于高水平的人才的需要,北京大学哲学系于1987年设立逻辑本科专业,当年开始招生,每两年招收一届,到2001年,共招收了6届。2021年来,教研室又设立了逻辑本科双学位及辅修项目。

逻辑教研室注重教材建设。早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教研室就编写了两本教材,一本是教研室全体参加编写的,附有大量练习,一本是由王宪钧和晏成书合著的,代表他们两人学术观点。这两本教材也流传到校外,有很大的影响。

王宪钧1982年出版了《数理逻辑引论》,影响巨大,被许多高校用作教材,对推动我国数理逻辑的学习和研究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王宪钧主持的国家“七五”重点项目《现代逻辑丛书》主要也是作为教材使用的,共出版了8本,其中7本是由逻辑教研室的教师编写的,计有《西方形式逻辑史》(宋文坚)、《逻辑演算》(刘壮虎)、《一阶逻辑与一阶理论》(叶峰)、《集合论导引》(晏成书)、《模态逻辑》(周北海)、《递归论导论》(郭世铭)、《素朴集合论》(刘壮虎)。

教研室成员编写的其他逻辑教材有《新逻辑教程》(宋文坚)、《逻辑学》(宋文坚主编,郭世铭副主编)、《模态逻辑导论》(周北海)、《逻辑哲学导论》(陈波)、《逻辑学导论》(陈波)、《数理逻辑》(邢滔滔)等。

逻辑教研室在逻辑研究、特别是现代逻辑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王宪钧在数理逻辑史方面有开创性的贡献。刘壮虎在邻域语义学方面,周北海在模态逻辑、语义理论、认知研究方面,陈波在逻辑哲学以及一般分析哲学方面,郭世铭在多主体逻辑方面的研究,邢滔滔在数学哲学方面做出了诸多重要贡献。为了更好的支持科研及学术交流,在2004年成立了北京大学逻辑、语言与认知中心,周北海任创始主任。

年轻一代逻辑教师,已全面进入国际前沿研究,在Journal of Symbolic Logic, Review of Symbolic Logic,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nals of Pure and Applied Logic, Synthese, Advances in Modal Logic, Studia Logica, Journal of Logic Language and Information, Journal of Logic and Computation, IJCAI, TARK 等国际一流逻辑学、哲学、人工智能期刊或论文集发表论文近百篇,在部分领域做出了国际领先的工作。其中:

王彦晶博士毕业于荷兰国家数学与计算机研究所/阿姆斯特丹大学,他开创并推动了“知道-是否/是什么/如何/为何”等know-wh型知识逻辑的研究,提出并推动一阶模态逻辑“打包片段”的研究,提出直觉主义逻辑及一系列非经典逻辑的know-how语义和知识逻辑刻画。

 钟盛阳博士毕业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他总结了量子系统的状态之间的不可分辨关系的核心性质,揭示了这些性质的物理意义;为文献中一个涵盖了直觉主义命题逻辑、正交逻辑以及经典命题逻辑的一般关系语义的否定-合取片段给出了公理化。

丁一峰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他在比较基数逻辑、比较概率逻辑,以及带命题量词的模态逻辑领域取得新进展,开创了一些新的方向。

姚博凯博士毕业于美国圣母大学,他发展了无素集合论的基础理论,并正在推动了这个领域的复兴

逻辑学教研室部分教师合影 (2022)

自左向右:钟盛阳、邢滔滔,丁一峰,王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