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s» News» 由北京大学逻辑、语言与认知中心承办的第三届“心灵与机器”论坛(北京会议)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召开

由北京大学逻辑、语言与认知中心承办的第三届“心灵与机器”论坛(北京会议)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召开

发布日期:2006-09-23 作者:

2006.9.23-24由北京大学逻辑、语言与认知中心承办的第三届“心灵与机器”论坛(北京会议)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召开

 

第三届“心灵与机器”论坛综述

 

2006 9 23 24日,第三届“心灵与机器”论坛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学院、北京大学等科研院所的3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届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是量子计算、涉身认知和自由意志,所采取的形式是:在三个主题下安排专家报告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会专家围绕报告内容展开讨论。本届论坛是继2004厦门会议和2005杭州会议之后召开的第三次“心灵与机器”会议,会议由北京大学逻辑、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与人文研究中心、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浙江大学认知与语言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论坛首先由北京大学哲学系主 任赵敦华 教授致欢迎辞。 赵敦华 教授肯定了这届论坛召开的意义,他认为“心灵与机器”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完全有必要把相关领域的专家聚集起来,共同讨论这个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赵敦华 教授说,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哲学系非常支持这次会议,希望与会的各位专家会后能够根据不同的课题组成不同的研究小组,申请资金,把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深入下去。

    来自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的周昌乐教授和来自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王珏研究员分别为本届论坛作了主题报告。

周昌乐 教授所做报告的题目是:《量子计算原理、实现形式及其去相干性难题》。 周昌乐 教授认为,经典计算机在不久的将来会达到自己的物理极限,为了使计算机性能的提高能够持续下去,有必要研究在原理上不同于经典计算机的新一代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的研 究者们希望能够以量子力学原理作为基础,充分利用量子独特的相干性质(量子并行、量子纠缠、量子不可克隆),来做出在原理上不同于经典计算机的量子计算 机。在经典计算机中,数据的基本单位是比特,每一个比特可以存储一个二进制数据,而在量子计算机中,每一个数据的基本单位却可以存储两个二进制数据,从而 使计算机大大提高存储性能成为可能。并且,通过利用量子的并行性质,量子计算机可以具备极大的并行计算能力,从而有可能大大提高计算机的性能。迄今为止, 研究者们提出的量子计算机模型有三种:Turing机模型、量子门组线路模型和量子细胞自动机模型。

随后, 周昌乐 教授详细介绍了量子计算机在计算方面的实现形式。

周昌乐 教 授还介绍了量子计算机研究中的去相干性难题。量子计算机要为人类所利用,其运算产生的结果必须被人类感知到。在经典计算机中,这并不是一个问题,但在量子 计算机中,由于量子本身具有的特殊性质,对于运算结果的提取即测量量子计算机运算完成之后的状态是一个相当困难的问题。量子具有相干性,但测量仪器非常容 易影响量子本身的状态,从而使量子的相干性丧失。量子一旦丧失相干性,其运算产生的结果便会改变,这样,我们的测量便变得不准确。因此如何成功克服量子在 被测量时的去相干从而准确提出运算的结果成为实现量子计算机的突出问题。

最后, 周昌乐 教授介绍了实现量子计算机的几种方案:核磁共振计算机、离子计算机、硅基半导体量子计算机。 周昌乐 教授认为,量子计算机的研究工作目前还处于相当初级的阶段,量子计算机的成功实现不可能一步完成,更多的可能是像传统计算机那样步步升级,起步时可能是比较简单的元件,然后进入模拟器阶段,最后达到最终目标。

王珏研究员所做 报告的题目是:《人工智能:拷贝智能还是放大特长》。王珏研究员说,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开放性问题,例如常识问题、自然语言理解问题、 机器定理证明问题、计算机下棋问题,这些问题非常困难,至今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法,但这些问题又非常重要,人工智能研究要得到大的发展,必须解决这些问 题。寻求这些开放性问题的解决方法,成为人工智能研究的主要目标。

在研究的过程 中,如何对待公众的期待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一方面,由于“人工智能”这个术语本身具有极大的想象空间,因此公众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保持着强烈的关注,并且 充满着热切的期待。这种关注和期待使得人工智能的研究比较容易获得社会的支持,从而可以更快地推进人工智能研究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公众的关注和期待又会 影响科学家们的研究,使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会迎合公众的非科学口味,从而偏离人工智能研究本身应该采取的行进方向。

对于人工智能研究的结果,公众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这个系统(程序)具有智能吗?对于公众来说,一个系统是智能的,他们应该至少要求这个系统能够通过“图灵测试”。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来说,要求做出来的系统能够通过图灵测试可能并不是一个合适的目标。Whitby在纪念Turing的专辑上发表文章指出,Turing测试不仅没有成功的例子,而且其目标可能永远不能达到。他建议,人工智能作为科学,应该关注智能的操作定义, 并与人的智能比较;人工智能作为工程,不应该变为人类智能实现与方法的直接拷贝。

王珏研究员赞同Whitby的观点,他认为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中,企图直接拷贝人类智能的想法是不合适的,正确的研究方向应该是:寻求有效的方法,使得做出来的系统能够成功放大人类的“特长”。

王珏研究员通过 一些例子论证了这一点。在知识表示问题研究中,有三种论点:认识论、本体论和知识工程论。其中本体论观点强调,表示出来的事物是对被表示事物的近似,即只 关注被表示事物的某些部分,而忽略其它部分。在自然语言理解问题的研究中,企图直接拷贝人类智能的研究主要有“机器翻译”系统和“人机对话”系统方面的研 究,但是到目前为止,做出一个实用的系统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信息检索”研究着眼于放大人类的特长,目前已有初步成功的系统在运行。在机器定理证明 方面,王和吴文俊根据具体的数学领域,发展不同的简化规则,寻找特定的证明方法,成功地利用计算机证明了数学领域中的许多定理。而另外一些研究,其企图寻找对所有数学定理都适用的机器证明方法,却都没有取得成功。

王珏研究员认为,人工智能研究应该远离公众对“智能”系统的期待,回归科学的研究之路。至少在目前情况下,寻求放大人类“特长”的方法是人工智能研究必须考虑的途径。

来自中国科学院 半导体研究所的王守觉院士作了题为《高维形象几何仿生信息学》的报告。人的思维活动中,有理性思维,也有形象思维,婴儿能够从人群众中迅速地找到自己的母 亲,便使用了自己的形象思维。在使计算机模仿人的形象思维方面,王守觉院士发展了一种新的方法:高维形象几何方法,这是一种从几何图形出发近似地解决高维 空间中点分布形态概念的计算方法,在模式识别、图象处理和语音处理等方面采用这种方法,都能够取得优越的效果。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中,存在一个带有根本性的 问题:人类的精神活动是否可以归结为计算?王守觉院士通过自己的研究表明:“计算”也许可以做出更多的事情。

他人是否同我一样具有心智?这就是他心知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有着许许多多哲学方面的回答,那么神经科学当中有没有研究结果可以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呢?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 全民 教授在本次会议上作了题为《镜像神经元与他心问题》的报告,依据神经科学中对镜像神经元的发现试图对这个问题作出新的回答。即便人的大脑中存在镜像神经元,那么这是否就足以解决他心知问题?参加会议的专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在神经科学家看来,如果能够研究清楚大脑在生理学方面的运行机制,那么就能够在此基础之上解释人的全部意识活动。来自西安邮电学院的 秦成德 教授就持这样的观点。 秦成德 教授在这次会议上作了题为《智能发育与退化的神经网络基础》,他依据神经科学的现代成果,对神经元退化与老年性痴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自由意志问题是一个亘古长新的问题。没有人愿意接受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家拉美特里的观点:人是机器,人的所有选择都为大脑中的物理运动所决定。在本届“心灵与机器”论坛上,许多专家都对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中国科学院的 朱菁副 教授作了题为《自由意志的科学与哲学》的报告,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徐 向东副 教授作了题为《有关自由意志的几个问题》的报告,北京师范大学的 田平 教授作了题为《论知识论意义上的行动主体与自由》的报告,浙江大学的 李恒威 博士作了题为《现代世界观中的意识及其哲学难题》的报告,华中科技大学的 陈刚 教授作了题为《知觉二元论与自由意志》的报告,浙江大学的 吴彩强 博士作了题为《自由意志的生物自然主义解释》的报告。这些报告或者从哲学角度或者从自然科学角度对于自由意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朱菁副 教授 和李恒威 博士都提到了加州大学Libet教授得到的一个有关自由意志的实验结果:在受试者意识到自己有做某个动作的愿望之前,大脑已经发出了进行这个动作的指令,换句话说,在受试者想做某个动作之前,受试者的大脑已经发出指令,要求受试者做这个动作。这至少可以表明:在某些情况下,人并不具备自由意志。

此外,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 刘嘉 教授、 李建会 教授和孟伟同学,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玉民博士和刘钢副研究员,来自厦门大学的同学,来自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 刘二中 教授和来自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汪云九研究员在这次会议上也作了精彩报告。

最后, 周昌乐 教授对这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认为,与前两届相比,这届“心灵与机器”论坛在效果上有了明显提高:提交的论文数量更多,专家的发言更加积极,讨论问题也更加深入。 周昌乐 教 授指出,这届论坛还存在着许多不足。首先是“大会报告+围绕报告讨论”的会议形式不太合适,这使得讨论内容显得比较散,不大利于讨论的深入,他认为合适的 会议形式是:会议组在会议召开之前,确定合适且明确的题目,然后把题目发给将要参加会议的专家,专家带着自己对这些题目的思考结果来参加会议,共同围绕这 些题目进行讨论。另外,从“心灵与机器”这个主题来看,专家的报告更多地处于两端-技术和哲学,对于心灵和机器之间关系的报告则显得不够充分。 周昌乐 教授希望下届“心灵与机器”论坛能够改进这些不足。

凤魁, 2006 9 28


发布时间:2006-09-23 03: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