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9.23-24:由北京大学逻辑、语言与认知中心承办的第三届“心灵与机器”论坛(北京会议)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召开。
第三届“心灵与机器”论坛综述
论坛首先由北京大学哲学系主
来自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的周昌乐教授和来自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王珏研究员分别为本届论坛作了主题报告。
量子计算机的研 究者们希望能够以量子力学原理作为基础,充分利用量子独特的相干性质(量子并行、量子纠缠、量子不可克隆),来做出在原理上不同于经典计算机的量子计算 机。在经典计算机中,数据的基本单位是比特,每一个比特可以存储一个二进制数据,而在量子计算机中,每一个数据的基本单位却可以存储两个二进制数据,从而 使计算机大大提高存储性能成为可能。并且,通过利用量子的并行性质,量子计算机可以具备极大的并行计算能力,从而有可能大大提高计算机的性能。迄今为止, 研究者们提出的量子计算机模型有三种:Turing机模型、量子门组线路模型和量子细胞自动机模型。
随后,
最后,
王珏研究员所做 报告的题目是:《人工智能:拷贝智能还是放大特长》。王珏研究员说,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开放性问题,例如常识问题、自然语言理解问题、 机器定理证明问题、计算机下棋问题,这些问题非常困难,至今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法,但这些问题又非常重要,人工智能研究要得到大的发展,必须解决这些问 题。寻求这些开放性问题的解决方法,成为人工智能研究的主要目标。
在研究的过程 中,如何对待公众的期待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一方面,由于“人工智能”这个术语本身具有极大的想象空间,因此公众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保持着强烈的关注,并且 充满着热切的期待。这种关注和期待使得人工智能的研究比较容易获得社会的支持,从而可以更快地推进人工智能研究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公众的关注和期待又会 影响科学家们的研究,使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会迎合公众的非科学口味,从而偏离人工智能研究本身应该采取的行进方向。
对于人工智能研究的结果,公众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这个系统(程序)具有智能吗?对于公众来说,一个系统是智能的,他们应该至少要求这个系统能够通过“图灵测试”。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来说,要求做出来的系统能够通过图灵测试可能并不是一个合适的目标。Whitby在纪念Turing的专辑上发表文章指出,Turing测试不仅没有成功的例子,而且其目标可能永远不能达到。他建议,人工智能作为科学,应该关注智能的操作定义, 并与人的智能比较;人工智能作为工程,不应该变为人类智能实现与方法的直接拷贝。
王珏研究员赞同Whitby的观点,他认为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中,企图直接拷贝人类智能的想法是不合适的,正确的研究方向应该是:寻求有效的方法,使得做出来的系统能够成功放大人类的“特长”。
王珏研究员通过 一些例子论证了这一点。在知识表示问题研究中,有三种论点:认识论、本体论和知识工程论。其中本体论观点强调,表示出来的事物是对被表示事物的近似,即只 关注被表示事物的某些部分,而忽略其它部分。在自然语言理解问题的研究中,企图直接拷贝人类智能的研究主要有“机器翻译”系统和“人机对话”系统方面的研 究,但是到目前为止,做出一个实用的系统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信息检索”研究着眼于放大人类的特长,目前已有初步成功的系统在运行。在机器定理证明 方面,王浩和吴文俊根据具体的数学领域,发展不同的简化规则,寻找特定的证明方法,成功地利用计算机证明了数学领域中的许多定理。而另外一些研究,其企图寻找对所有数学定理都适用的机器证明方法,却都没有取得成功。
王珏研究员认为,人工智能研究应该远离公众对“智能”系统的期待,回归科学的研究之路。至少在目前情况下,寻求放大人类“特长”的方法是人工智能研究必须考虑的途径。
来自中国科学院 半导体研究所的王守觉院士作了题为《高维形象几何仿生信息学》的报告。人的思维活动中,有理性思维,也有形象思维,婴儿能够从人群众中迅速地找到自己的母 亲,便使用了自己的形象思维。在使计算机模仿人的形象思维方面,王守觉院士发展了一种新的方法:高维形象几何方法,这是一种从几何图形出发近似地解决高维 空间中点分布形态概念的计算方法,在模式识别、图象处理和语音处理等方面采用这种方法,都能够取得优越的效果。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中,存在一个带有根本性的 问题:人类的精神活动是否可以归结为计算?王守觉院士通过自己的研究表明:“计算”也许可以做出更多的事情。
他人是否同我一样具有心智?这就是他心知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有着许许多多哲学方面的回答,那么神经科学当中有没有研究结果可以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呢?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
在神经科学家看来,如果能够研究清楚大脑在生理学方面的运行机制,那么就能够在此基础之上解释人的全部意识活动。来自西安邮电学院的
自由意志问题是一个亘古长新的问题。没有人愿意接受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家拉美特里的观点:人是机器,人的所有选择都为大脑中的物理运动所决定。在本届“心灵与机器”论坛上,许多专家都对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中国科学院的
此外,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
最后,
(琚凤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