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s» News» 由北京书生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语言与认知中心主办的“逻辑与哲学”于2006年12月9日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举行

由北京书生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语言与认知中心主办的“逻辑与哲学”于2006年12月9日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举行

发布日期:2006-12-09 作者:
附件:   

2006.12.9由北京书生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语言与认知中心主办的“逻辑与哲学”于 2006129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举行。

 

“逻辑与哲学”研讨会

 

 

2006129,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社科院等院校的老师同学一起聚集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召开了一次题为逻辑与哲学的研讨会。

这次讨论会一共三个老师做了主题发言,他们的论题都与雷格相关。北京大学的 叶峰 老师做了题为《汉语“数-量-名”结构对算术哲学的启示》的报告; 程炼 老师做了题为《跟语言战斗——谈弗雷格的〈概念文字〉》的报告;清华大学的 王路 老师做了题为《逻辑与形而上学》的报告。

此次讨论围绕对语言的分析、方法论的应用等几个方面展开了讨论。

一、语言的分析

叶峰 老师的文章是从汉语中的语言现象,主要是从对数的分析出发,分析了汉语中的“数-量-名”结构。他认为汉语中“2张牌”翻译为英文“two cards”,其中的量词没有了,而“2副牌”翻译为英文“2 suits of cards”,其中就有量词。叶峰重在说明对这样的短语进行逻辑分析,将影响到对算术的可应用性的解释,以及对算术的分析性与先天性等问题的回答,它将引向一种接近经验论的算术哲学。

他举例说明。“桌子上的3个苹果”按照雷格的分析,“3”对应一个可数概念的属性,或概念的概念。但雷格又认为“3”应该是一个个体事物,而不是一个概念,因此他将一个自然数定义为一个概念的概念的外延。这样雷格对数的解释就有两种不同的答案。叶峰认为既然结构相同,应该可以给出同一个解释。他又分析了“3斤苹果”,这里“3”表达一个实数,而实数与自然数是完全不同的,它是不可数概念。但从自然语言来看“3个苹果”和“3斤苹果”中的“3”似乎应该是同一个词,有着相同的意义。它们都具有相同的“数-量-名”语法结构,在一个“数-量-名”的结构中,名词表示事物的质料方面的属性,“数+量”的结合的属性不同于质料方面的属性。雷格认为数指称个体。叶峰认为,自然语言中的数词不是指称对象,不把它当作专有名词,数词与量词结合表示某种属性。从纯算术角度看,“23 5,其中的数词都是专有名词,它具有如下两点意义:一是它是从具体的东西抽象出来的,它不对应外部任何事实。二是它具有可应用性,是一些具体的应用,不是另一些经验事实的概括。雷格与新雷格主义者认为“23 5是分析的与必然的,是普遍可应用的。但事实上将它应用到任何具体实例中都必须对“+”作出解释。“+”没有先验的保证。想象的事物,尤其是抽象实体,总是可以由可数概念描述的,因为我们决定如此想象。宏观的事物属于我们的想象,微观的东西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不能应用这种方法。 如命题算子应用到宏观的事物是比较自然的,而应用到微观的事物上就会有问题。

程炼 老 师也是从对语言分析入手的,他认为虽然《概念文字》领域狭窄,主题单一,但它的成就无与伦比,当今的许多问题在《概念文字》中都能找到原型,它的“生产 力”极强。在指出了这些背景知识后,他给出了他的“跟语言战斗”的意思,他认为有三点:一、有意义的陈述一定有一个客观的概念内容;二、这种内容是被自然 语言不充分表达的;三、设计一种符号语言,任何一个内容都可以被这种符号语言充分表达。雷格的《概念文字》中讨论的普遍语言与莱布尼兹所说的普遍语言是不一样的,雷格认为普遍语言仅仅是科学的记号学,证明的方法。

二、方法论的应用

关于方法论的问题, 程炼 老 师认为《概念文字》给出了哲学的方法论。《概念文字》中给出的方法是客观的,是不受主观约束的;它是对日常语言的批判,逻辑是日常语言背后的真正形式,以 此让人们摆脱日常语言的束缚;它必然的结果是要将陈述翻译为充分的语言,也就是将自然语言转化为真正的逻辑语言。从形而上学角度来看,本体论承诺源于《概 念文字》;从语言学转向角度来看,思想如何工作,要看语言是如何工作的;从对哲学的论证角度来看,它使得哲学论证更加丰富。

王路 老师提出关于分析哲学中的分析方法受到褒贬不一的评价。他举了两个例子来分别说明批评和褒奖分析方法。

首先他提到批评分析方法的人认为分析方法使得哲学零敲碎打,不能解决哲学大问题。 王路 老师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他分析了哲学史上从雷格、罗素到克里普克在分析专名问题上的重大发展,得出以逻辑的方式,从句子出发,对句子中的专名进行分析,取得了一系列发展,分析方法对哲学讨论起到了重要作用。

采取褒奖态度的人认为分析方法能够使得概念清晰、明白,这样的分析方法是与传统的方法相对应的,从而批评传统方法。 王路 老师认为这种观点是有局限的。过去的工作也是想把概念说清楚、把自己的思想论证明白,只是过去的方法局限了他们。然而用分析哲学的方法并没有将所有的问题都讲清楚,只是比以前清楚了,这种过程还会持续下去。

通过批评和褒奖这两种态度, 王路 老师得出,我们在看逻辑在哲学中的应用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看问题讨论到什么程度、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然后在这种基础上再谈论逻辑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也就是要有一个比较的过程,而不能一棒子打死。语言分析方法有助于逻辑的再发展。

此外大家还对文章中涉及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发布时间:2006-12-09 03: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