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 22日下午,来自法国洛林国家信息及其 应用研究所(LORIA-Nancy)的Hans van Ditmarsch教授,受北京大学逻辑、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邀请,以问答会的形式,围绕动态认知逻辑的相关问题,同来自北京几所高校的逻辑师生进行了交流。
关于什么是动态认知逻辑(Dynamic Epistemic Logic),van Ditmarsch认为,不管是哪种DEL,都有两个特征:1、从语法上看,具有两类模态词,基本模态词(basic modalities)和动态模态词(dynamic modalities);2、从语义上看,动态模态词被解释为模型的变化。
王彦晶老师希望van Ditmarsch能逐个地明确界定“逻辑”,“认知”和“动态”三个词的意义。van Ditmarsch认为,“逻辑”在这里,既可以看成是一集有效的语句,也可以看成是一个语义加语法的整体框架,对这个词的使用是比较随意的。而“认知” 和“逻辑”连用,并不是说DEL只能和知识有关,其中基本模态词也可以作别的解释,比如偏好。在他看来,DEL的得名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现在换个名字叫动态模态逻辑(Dynamic Modal Logic)其实也可以。至于“动态”,还是如前所述,指的是逻辑里有被解释为模型的变化的动态算子。另外,如果把“动态”和“认知”两个词位置互换,则容易让人认为这种逻辑跟命题动态逻辑PDL有某种特别的关联。
van Ditmarsch认为DEL代表的是一个逻辑类型,而不是某个逻辑。对动态模态词进行不同的解释,就会得到不同种类的DEL,而且这种解释某种程度上可以是随意的。但王彦晶认为,只有当动态模态词被解释为满足某些特定条件的模型变化方式时,才能把相应的逻辑看成是一个DEL。Ramanujam也认为,解释动态模态词的模型变化方式,需要符合我们对于某种认知活动的直觉,这样才能说那种逻辑是一个DEL。
在证明某种DEL的完全性时,常要用到归约公理,比如公开宣告逻辑PAL及其扩张系统,如果不采用归约公理,就难以甚至可能无法证明这些系统的完全性。那么是否存在一种典范的方法(构造一个典范模型,并且对公开宣告算子取通常的解释)能够证明PAL的完全性?van Ditmarsch表示不完全理解这个问题的所指,但他指出对于任意公开宣告逻辑(Arbitrary pubic announcement logic)的完全性,可以用典范的方式证明。王彦晶认为,好的逻辑应该具有某种闭包性质,比如认知逻辑EL,虽然公开宣告逻辑PAL表面看起来是它的一个扩张,但归约公式告诉我们其实并非如此。我们可以把这一点看成是EL(PAL)的一个好的性质。一般地,在判断某个逻辑是不是够好时,或许可以从它里面存在怎样的归约公理这个角度来找到一些启示。
动态认知逻辑对人的认知活动的刻画是规范性的还是描述性的?van Ditmarsch认为DEL是描述性的,如果想刻画接近真实情况的理性主体的认知活动,可以使用unwareness以及bounded rationality等技巧。王彦晶认为如果我们把通常的DEL刻画的主体都看作是如计算机那样的理想认知主体的话,DEL自然就可看做是完全描述性的。
关于DEL的应用,van Ditmarsch认为目前DEL并没有什么大规模的应用。它的作用主要在于,对某些问题进行形式化时,DEL使用起来会更直接和方便。DEL常被用来处理一些逻辑谜题,但也不一定能处理全部这类问题。王彦晶老师补充,在中国epistemic和cognition都被翻译为“认知”,这或许也导致了一些人对DEL能够处理的问题领域的误解。van Ditmarsch说他在学生时代,会希望自己的研究能有实际的现实应用,但他现在意识到逻辑学可能并没有诸如改善人们生活条件、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实际的能力,他现在会关心某个结论在理论研究内部的应用,比如,其他同行是不是会觉得这个结论对于他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有人提问,如果学生选择一个很少有人关心的冷僻的研究方向,他作为导师是否会阻止?van Ditmarsch表示不会,因为某个结论的价值和意义,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会被人发现,现在看起来冷门的方向,将来或许成为主流。但他同时认为学生最好还是做一些更为主流的工作。
除现场提问外,问答会涉及的问题,是通过网络匿名提交的方式征集的。因为时间限制等方面的原因,在会上,van Ditmarsch只是对其中几个进行了详细的回答。完整的问题列表和van Ditmarsch 的回答提纲,可参考附件。
(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