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s» News» 5月15日学术技能讨论班:学术交流与发表

5月15日学术技能讨论班:学术交流与发表

发布日期:2013-05-17 作者:

 

学术技能讨论班:学术交流与发表

 

515日下午,来自印度数理科学研究所(IMSc)的Ramanujam教授及法国洛林研究所(LORIA)的van Ditmarsch教授,受北京大学逻辑、语言与认知中心邀请,就有关发表文章与参加学术会议的问题,同来自北京多所高校的师生进行了交流。

 

首先,Ramanujam教授以“Why do we organize seminars, publish papers and go to conferences?”为题做了报告。Ramanujam教授认为某个研究领域的总体状况可以用一颗树来描述,每个研究者关心的问题领域往往只是树上的某个节点,却并不能看清全局。他回忆自己第一次参加学术会议时,因为感觉会议主题似乎并非自己所关心的问题,而对参会有所犹豫。但事实上他发现参会者的工作与自己的是有所联系的。所以参加会议的一个好处是让人了解更广泛领域的整体状况,弄清楚自己的研究所在的位置。参加学术会议的另一个作用是收集各种好的研究思路与想法,不仅能从属于临近节点的研究工作中收集,还可以从属于较远的节点的工作中获得启发。另外,会议还有交流最新研究进展的作用。

关于为何写论文,Ramanujam教授认为科学贡献被记录在案是它真实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科学是一小步一小步向前推进的,论文就是对于每一个小的进步的记录。从外在的角度说,发表论文是让同行了解自己的主要途径,论文发表情况是个人简历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功利的角度讲,可以通过整合已发表的论文来构成自己的博士论文。

 

接下来,van Ditmarsch教授就论文撰写的问题,做了题为“Presenting results in papers”的报告。van Ditmarsch教授从自己作为作者以及审稿人的经验出发,向大家介绍了一些写作的注意事项。在他看来,通过使用一个详细的导引性的例子,能够使文章要展示的结果显得更为清楚。无论文章的主题是什么,都可以或短至一页或长至数十页,要根据杂志或会议的具体要求,在一定的篇幅内把问题说清楚。文章中要清楚地说明哪些是别人的成果,哪些才是自己的贡献。对他人的工作,应不吝给予正面的评价,即使真的确认有问题,也不应在文章里大肆批评,而可以联系作者进行商榷。文章中的证明细节要尽可能详尽,方便评审,也可作为存档供自己以后参考。同报告不同,论文应该是自足的,因此要详细完整地展示自己的思路、证明与结论,而不要对评审或读者的知识有过多预设。图像常常能比文字更直观、有效地表达意思,但应辅以一定的文字解释图像的涵义。在文中把自己已作的工作说清楚的同时,在文章的末尾,要说明哪些工作是自己没有能够做到的。最后,van Ditmarsch教授强调了提高英文写作水平的重要性。

 

然后,王彦晶老师做了题为“Presenting results in talks”的报告。作报告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为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为了让人感到轻松有趣?是为了与人交流?还是为了更好地组织自己的思想?王老师觉得都不是。在他看来,一场报告的目的在于向听众传达有关你的研究的一些关键信息。这些关键信息包括:是谁作了这项研究,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得到了什么结果,以及如何得到这些结果。更重要的,要让听众同你一样,对这项新结果的发现感到兴奋,而不是让他们觉得你的工作平淡无奇。如果听众在听了报告后,能够说“来自某地的某某人,就某某问题,做了一些有趣而且有意义的工作,我想看看他的论文”,那么这场报告就可以称得上成功。接着王老师列举了最重要的几点事项:要充分地理解自己的工作;要了解听众对自己所报告问题的熟悉程度;利用latex等工具,组织好报告的结构;每张slide上的内容都应该比较简单明了;不要读或者背诵;准时结束报告;在报告之前排练。之后,王老师又给出了更多实用而具体的建议,包括准备好最初和最后的那几分钟,注意观察听众特别是主持人的反应,把自己报告的内容同之前的报告及听众的工作联系起来,还有应充满自信并勇于承认“我不知道”等等。王老师认为最好的学习做报告的方式就是不断实践,做足够数量的糟糕的报告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讨论班的第二阶段,首先由van Ditmarsch教授发言,讨论了有关杂志投稿的问题。他认为做出一项成果后并不需要急于投稿,因为不太可能有其他研究者得到同样结果。王老师举了van Benthem得到了与Sahlqvist类似的结果,因此投稿被拒收的例子,说明这种情况是存在的。van Ditmarsch回应这种情况不常见,而且往往一个发现在十数年后才会被人重发现,这也说明差不多在同期不同研究者得到相同研究结果的情况是比较少的。

van Ditmarsch建议严肃对待投稿,至少自己得相信稿件没有问题。有些人投稿并不指望稿件被接受,而只是希望得到一些免费的评审意见,这是一种不被赞赏的行为。如果确实无法确定自己的结论是否无懈可击,应该向杂志编辑坦诚这一点。即使是在自己原有的工作上获得了新进展,也不要直接复制大量的之前发表的内容到稿件里。不要同时向多个刊物投一份稿件(“同投”),当评审人收到不同刊物编辑发来的同样内容的稿件时,会很反感。

van Ditmarsch解释了单盲、双盲和三盲评审的意义。如哲理逻辑杂志和多数会议都采用双盲评审,即投稿者和评审人彼此不知道对方的身份。相比较而言,单盲评审中只是投稿人不知道评审的身份,而三盲评审中多个评审人之间也不知道彼此的身份。

van Ditmarsch提示审稿周期通常很漫长,要对此有心理准备。大家讨论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有的审稿人本身就比较拖延,或者是因为对于稿件的意见比较负面,但又不好意思表达出来,因此选择拖延。有的评审人过于细致,而有的评审人因为没有时间,会把手上的稿件交给自己的同事、朋友或学生评审,这些人又可能二次转发给其他人,这都导致了评审周期被拉长。

另外,van Ditmarsch指出有时评审人的意见并不一定正确,甚至会出现几个评审人意见矛盾的情况,因此要有自己的判断。

接下来,van Ditmarsch介绍了逻辑领域的一些主要期刊。他特别说到像Studia LogicaTheoria这样的地域性刊物逐渐转变为国际化刊物,而这是一份期刊取得影响力的必需途径。中国的逻辑学期刊也要朝国际化方向努力。

关于选择投稿刊物,除了可以询问老师、朋友等了解情况的人,还可以参考一些能衡量期刊水平的标准。van Ditmarsch最后介绍了一些相关标准,如h-index、影响因子、政府排名等。

 

最后,三位老师就同学的一些提问进行了回答。

问:文章通过评审被发表后,被发现包含错误,这种情况谁应承担责任?

王老师的意见是责任应该在作者,无论什么情况下,既然在文章上署名,就应对文章的内容负责。作为学生或学术上的新手,没能确保文章百分百正确,这可以理解和原谅,但出现错误,仍应由自己负责,而不是把责任推给别人。

 

问:文章中的结果已经被发现过了,但作者并不知情,这种情况下,评审会如何处理?

van Ditmarsch认为这种稿件通常会被直接拒绝。但如果作者在得知情况后,能够补充说明自己的结果与原先的结果有什么不太一样的地方,或许也可以发表。Ramanujam认为如果是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同样的结果,也可以发表,但要注明这一情况。在他的研究所里,如果是博士论文出现这种情况,也能被接受,即使用的方法也是相似的,因为他们更关注的是博士生平时的表现。

 

问:Latex现在被广泛使用,但操作起来很困难,有无改进的可能?

王老师认为通过练习,习惯就好,当熟练掌握后,输入速度会与手写的速度差不多。

 

问:如何避免自己的文章内容与别人的工作重复?

Ramanujam认为参加会议并与人交流是一个好的途径,或许自己不了解的情况别人是了解的。王老师认为这在无网络时代或许是个问题,但现在只要上google搜索就行了,并不难以解决。

 

问:假如“同投”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一稿多投,为何这种行为仍然不被接受?

van Ditmarsch认为同投让评审人重复劳动,浪费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另外,杂志社也会感到不愉快。Ramanujam补充说在同一时间投出两篇略有不同的文章,也算是同投,也是不被允许的。

 

问:初学者如何开始进行研究并获得自己的结果?

Ramanujam认为最好的途径是阅读,并批判性地思考,然后在那些不能令你满意的地方努力做出改进。向别人报告你阅读到的东西和你自己的思考,通过交流,反复刺激自己继续不断思索。

 

问:好文章的标准是什么,能结合你们作为评审人的经历说明吗?

van Ditmarsch认为首先应保证文章写得能让人理解,在被评阅后可以让人明白它是正确还是错误。Ramanujam认为判断文章正确与否是有客观标准的。但判断是不是好的,评价标准就会涉及到很多方面并具有弹性。因此还是要多与同行交流,明白圈内人的多数意见是怎样的。王老师认为评审人对文章的判断,要考虑到会议和期刊的具体需求和立场。

 

(张力)


发布时间:2013-05-17 18: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