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1日至12日,“计算机到底能做什么?——人工智能的理论限度”辩论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辩论研讨会由北京大学智能科学系、北京大学言语听觉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目的在于通过辩论研讨的形式,探讨人工智能的理论限度这一人工智能科学领域的基本问题,并形成若干共识。
会议开幕式由北京大学智能科学系副主任、言语听觉中心主任吴玺宏教授主持,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迟惠生教授、北京大学智能科学系主任査红彬教授致开幕辞。迟惠生教授指出,通过辩论研讨的形式探讨人工智能科学的基本问题,不但具有创新性,而且对于认知科学的发展和具体科研工作的展开有着指导意义。査红彬教授介绍了北京大学智能科学系的建系历史,指出发展人工智能科学不仅是科学界的大势所趋,也是国家长期发展计划的一部分,希望通过本次会议促进人工智能科学的发展。随后,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主任周北海教授就本次会议的发起、准备,以及会议的目的和意义做了详细介绍。
会议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美国天普大学等单位的23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同时,来自各高校和研究所的40余名学生参与了会议,与会师生来自人工智能、哲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
11日上午,辩论研讨会的两位主辩人美国天普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王培教授和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周昌乐教授(两位主辩人均为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校友)分别就以下六个问题陈述了自己的观点:1.如果要构建像人类一样思维的机器,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图灵测验吗?2.计算机是一个形式系统,而哥德尔不完全性说明形式系统不能证明某些真命题。这是否说明人的某些知识是计算机永远不能得到的?是否所有知识都能形式化?自指性知识呢? 3.计算机能处理符号,但它能真正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吗(意义指称能力问题)?如果人的概念依赖于人类的躯体和动机(涉身性认知),那计算机怎么能够掌握它们?4.如果计算机只能遵循给定的程序运行(预先设定的程序),那它怎么可能有创造性和灵活性?5.计算机是理性的,而情感和其它非理性因素在人的思维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倾向性指导作用)。这是否说明计算机不能像人一样思维?6.意识的本性是什么(特别是自我意识)?机器能够拥有自我意识能力吗?
在11日下午和12日的专题辩论环节上,北京大学智能科学系王立威副教授、灵芯实验室陈钢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徐英瑾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林允清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王彦晶博士分别作了专题报告。会上,两位主辩人针对各个辩论专题展开了详细的阐述和激烈的辩论,参会的专家学者就两位主辩人的观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两位主辩人和参会专家学者严谨而幽默的发言引起了与会师生的热烈讨论。
在会议闭幕式上,周北海教授对双方观点和会议中形成的共识与分歧进行了总结,展望了国际上人工智能科学的发展与未来,希望通过本次会议促进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热点的转移以及相关交叉学科间的融合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