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阿姆斯特丹大学逻辑、语言和计算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刘奋荣在北京大学逻辑、语言与认知中心作题为“ 从冯莱特关于偏好的两个问题谈起 ”的演讲。
刘奋荣 博士关于偏好逻辑的讲座
2008 年 4 月 8 日 下午1:30—4:30,清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阿姆斯特丹大学逻辑、语言和计算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刘奋荣接受我中心邀请做了关于偏好逻辑方面的报告。届时众多师生一起聆听了报告,并且积极参与了讨论。
该报告内容主要是围绕偏好的原因与偏好的改变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的。自冯莱特提出偏好逻辑以来,这两个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到充分的讨论和研究。刘奋 荣副 教授在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博士论文则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在汲取模特逻辑、命题动态逻辑等众多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她给出了处理这两个问题的具体模型以及相应的逻辑系统。而本报告则主要是论述了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刘奋 荣副 教授首先介绍了偏好逻辑的研究背景,从直观角度对偏好的多种定义进行解释,并给出了她自己的理解和形式定义。报告中的偏好是从外在的偏好(extrinsic preference)这个角度进行讨论的,即偏好是建立在某个清楚的外在原因上的;而在此之前大多数人讨论的是内在的偏好(intrinsic preference)。 例如,如果某个人偏好红酒胜于白酒,其偏好原因是因为他的医生曾经对他说过喝红酒有益于他的健康,那么这个偏好就是外在的偏好。相比较而言,如果某个人偏 好红酒胜于白酒,但是却没有任何外在的原因,那么此时的偏好就是内在偏好。很明显,从外在的偏好这个角度出发,人们可以对产生偏好的原因进行优先排序,并 建立相应的偏好模型。该报告区就分了两个层面的外在偏好:一个是命题层面的;一个是对象层面的。对应于前者,有所谓的“Beterness relation-based preference”模型。这个模型的主要方法是在传统模态逻辑基础上进行扩充,并添加表示Beterness、建议、命令等新的模态算子。该系统具有许多模态逻辑已有的性质,但是其问题是与人们的日常直观相差较远。针对后一层面的偏好,则建立了“Priority-based preference”模型。这种模型采用一阶逻辑的思想(主要是命题动态逻辑)进行研究,针对d对各种偏好原因给出不同的优先序列,并根据所给的优先序列进行推理。
在上面两个层面的基础上, 刘奋荣 博士又进一步给出在这两个不同偏好层面上进行相互转换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即我们可以尝试考虑优先的命题层面和优先的可能世界层面相互间的转换。但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上面两个层面才可以非常好地对应起来呢?这仍然是一个开放问题。正如之 后周北海 教授所提的那样,这两个层面似乎是相对独立的,毕竟可能世界和客观对象是不一样的。我们或许可以从技术上给出这两个层面的对应关系和融合手段,但要想正真地解释清楚里面的关系,则还有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在有了偏好的模型之后, 刘奋荣 博士又非常自然地把信念引入到偏好之中,并给出用信念定义的偏好。这主要考虑到不同的信念对偏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刘奋荣 博 士对这些可能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地阐释。之后,她还对不同偏好定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主要是客观上的偏好、认知可及的偏好、信念上的偏好等之间的关系。 但是不同种类之间的偏好如何相互影响呢,能否在这些偏好间进行排序呢?这个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此,该报告并没有讨论跨世界比较的问题。 刘壮虎 教授后来就提到要进行综合排序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还会涉及到数学中的排序悖论问题。
另外, 刘奋荣 博 士还说明了信念修正问题对目前的偏好模型的影响。由于时间有限,她没有说明多主体的偏好问题,而这在她的博士论文中是有所阐述的。在报告的最后,她还给出 了几个值得进一步研究和讨论的开放问题:一是涉及到结构的模型;二是考虑把时间因素引入现有的研究;三是考虑偏好的改变用量化手段是否合适;四是偏好逻辑 在博弈逻辑中的应用问题。目前,偏好逻辑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这也是研究实际推理方面的一个不错的方向。
本次报告让广大师生了解了偏好逻辑的大致内容,也使学生们了解目前应用逻辑的某些具体方法和手段。报告期间和结束后,一直有学生提问,气氛非常活跃。最后,在场的所有师生都再次感谢 刘奋荣 博士的精彩报告。
(傅庆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