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s» News» “全国逻辑学博士生培养工作联席会议”会议综述

“全国逻辑学博士生培养工作联席会议”会议综述

发布日期:2013-09-23 作者:



全国逻辑学博士生培养工作联席会议会议综述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恢复现代逻辑教学以来,我国逻辑学教学与培养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全国的逻辑学博士点从最初的2个上升为20个,硕士点上升为59个。当年的博士研究生作为新生力量,逐渐迈上学术舞台。时至今日,全国范围内各学科点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现状如何,存在哪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应如何提高博士生培养的质量等成为各逻辑学学科点共同关注的话题。

 

为加强逻辑学各学科点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进中国逻辑学教学与培养工作的发展,2012413-14日,全国逻辑学博士生培养工作联席会议在北京大学召开。该会议由北京大学逻辑学专业主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1家教学科研单位的逻辑学专业负责人或代表参加此次会议,参与单位覆盖我国所有逻辑学博士点和部分硕士点。各学科点负责人或代表围绕逻辑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进行梳理、探讨和展望,并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做了发言。发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介绍各学科点的发展情况

北京大学、燕山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的逻辑学学科点负责人和代表分别介绍了该校逻辑学发展的基本情况。北京大学哲学系周北海教授介绍了该校逻辑学重点研究方向、博士生的教学与培养情况、博士生生源和招生方式改革等。周北海教授重点介绍了该校逻辑前沿问题课程讨论班,该课程每学期开设,北京大学逻辑专业的全体教师、研究生参与报告,不定期邀请外校专家演讲,并以讨论班的形式对报告或讲座进行讨论。近年来,北京大学逻辑学专业着重于提高博士研究生的研究热情,夯实博士研究生的学术基础,并引入一批青年教师,在博士生的教学和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燕山大学哲学系主任刘叶涛教授和中央财经大学史璟副教授也就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分别介绍了各自逻辑学硕士点的基本情况。

二、关于博士生生源质量的问题

博士生已成为高校各学科点研究团队的重要力量,博士生的生源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校各学科点的整体实力和研究水平。虽然逻辑学各学科点在博士生培养上取得了一些进步,但由于各学科点在学科发展历史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差异明显、标准不一,这就使得逻辑学博士生的生源质量受到影响,进而限制了博士生培养水平的提高。目前的一般情况是,博士生入校后,往往需要少则一年多则两年的补基础过程,推迟了学位论文开始时间,拖延毕业,论文质量也受到影响。中国人民大学陈慕泽教授指出,博士生培养质量没有上限,但有下限。其中下限指的是博士生虽然拿到了博士学位,但却不算合格的博士毕业生。陈慕泽认为,下限的首要标准是博士生在知识结构上要有很好的把握。这里的知识结构包括一阶逻辑、模态逻辑、形式语义学、元逻辑等等逻辑学知识。同时,他认为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应以国际为着眼点。北京大学哲学系刘壮虎教授指出,许多考生在博士生入学考试时体现出在语义学方面的能力相当弱。

三、提议结合自身需要举办高水平暑期学校

为了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的逻辑思想和技术,部分高校举办了逻辑学研究生国际暑期学校。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暑期学校的效果并不明显,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费用花费巨大、聘请教师一律国际化却没有国内专家学者的发言权和决定权,课程设置不符合中国学生的需要、语言和文化差异。北京大学王彦晶副教授认为中国暑期学校的委员会成员中应够多的中国人加入,国内学者应掌握发言权和决定权,国内要有自主权,根据中国国情和学生自身需要来决定课程的设置。清华大学哲学系刘奋荣教授也提议,要对暑期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聘请教师进行改革,把我国的需要和外聘学者的热情相结合。针对语言差异的问题,有学者主张我国自己组织一个暑期学校,多拉些赞助,同时采取双语教学的形式。

四、博士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周北海教授指出,现在逻辑学毕业生面临着用人单位绝对饱和相对饱和的问题。所谓绝对饱和是指,有些用人单位名额是固定的,不需再招收人才;相对饱和是指,有些用人单位虽然需要人才,但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学历要求已经提高,他们更青睐于有海外背景的人,再加上海外背景毕业生的冲击,使得本土背景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中国人民大学陈慕泽教授主张逻辑通识教育,他指出,现在公务员考试、MBAMPA等专业硕士考试、美国GMATGRESAT等考试都要考逻辑,说明逻辑对整个社会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作用。他建议借鉴美国经验,重视逻辑在中学、大学的教育工作,加强逻辑学教育在中学的培养。有学者建议申请独立的逻辑学专业学位,来提高逻辑学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实力。

 

会议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博士生培养工作合作的原则达成了共识,通过了《逻辑学博士点合作备忘录》 (见附件),认为亟需进一步开展全面合作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