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s» News» 3月8日王海若报告:What Are We

3月8日王海若报告:What Are We

发布日期:2016-03-09 作者:
附件:    zzzzz145750003271.pptx    

一、    报告概况

报告以心灵哲学中对于人的同一性讨论为中心,系统讨论了“心理连续性”和“第一人称视角”等问题,并采用“第一人称视角”的方式为新洛克主义的合理性进行了辩护。

二、    问答记录

Q:表示提问        A:表示回答     S:表示补充

刘老师Q:为什么动物主义不采用绝对的物理主义将有机体也消解为和无机物一样的物理对象?

王海若A:如果采取这样的方法实际上是消解了mind在我们整个讨论中的预设性地位,这样的话就等于消解了整个问题。

苏同学Q:“thinking animal problem”中是否预设了人等同于animal才会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

王海若A:该问题的提出就是专门用来反驳新洛克主义的,这是新洛克主义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因此新洛克主义才会采用“thinking part”的观点。

三、    苏兴池评论:

王海若同学报告的主题是涉及哲学最本体论研究的问题,以what提问说明我们对于我们自己的认知尚不清楚,以we提问说明要讨论的问题是研究清楚我们人类作为一个族群到底应该有自己独有的特殊性还是和其他动物一样。

王海若同学的报告以介绍动物主义和新洛克主义为基本框架,分别阐述了两派的核心观点及论证,也向我们展示了双方是如何反驳对方并回应对方质疑的。最后王海若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我们应该采用新洛克主义并且以“第一人称视角”作为我们的本体论承诺。

王海若同学的报告思路清晰,报告初期对于基础概念的讲解为听众理解整个报告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在报告中会时不时问大家是否有问题,能够即使回答。在讲解中还配以图解,报告效果良好。

但依然存在一些能够改进的地方:1、报告时音量还需提升,否则影响听讲效果;2、可以将整个报告的思想脉络梳理出一个框架,方便听众摸清整个论证的结构;3、对于个别概念的阐述不够清晰,需要老师的额外补充。

四、    老师评论:

陈老师:报告中提到的动物主义偏向于物理主义,认为基因对于人有决定性的影响,而新洛克主义偏向于心理同一性。动物主义和克里普克的基因决定论都是过于物理主义的理解,人的同一性,除了基因,还应该有他的行为和对于社会社会的影响来确定。

周老师:学习心灵哲学的同时还应该思考心灵哲学和逻辑学有哪些可以相互联系、影响的地方,要能够在报告中展示有关人的同一性问题和逻辑学、认知科学的互通处。报告最好有一个总结,方便大家全局把我报告的中心思想。

王老师:哲学研究大量的使用思想实验,这些思想实验到底在什么意义上能够帮助我们进行哲学研究,因为其依据往往是简单的直观,那么它们在哲学方法论上有什么样的地位?


发布时间:2016-03-09 13: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