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s» News» 4月12日郑植报告:构式语法的论元结构分析理论

4月12日郑植报告:构式语法的论元结构分析理论

发布日期:2016-04-13 作者:
附件:    zzzz14605177168.pptx     zzzzzzzzzzzzz.docx    

一.      报告概况

本报告主要介绍的是Goldberg的构式语法理论(归属认知学派)。报告对提出构式的背景,何为构式,构式与动词的互动(主要以双及物构式为例阐明)以及构式理论的优缺点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并从逻辑的角度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二.问答记录

 

Q:表示提问    A:表示回答    S:表示补充

 

王彦晶Q:对构式的定义很弱,似乎很多东西都容易归到构式,那么哪些东西绝对不是构式呢?

郑植A:似乎语言里都是构式,连语素都是构式。对于您的问题,暂时还没想出实例。

 

刘壮虎Q:并不是所有的双及物都是构式吧?比如“我送你书”,我知道了“我”,“送”,“你”,“书”,我就能预测“我送你书”的含义,这是不是说明它不是构式?

郑植A:举“I buy you book”来看,你不能从词义来推断整个句子的意思,“我买你书”这是不可理解的。

 

刘壮虎Q:隐喻、比喻上的意义不能归结为词的意义,我们不能将所有的东西都归为框架。那么它们与实际意义的界线在哪里?

郑植A:使用隐喻意义时,是以这些框架为基础。但有时隐喻意义和实际意义的界线并没有那么明显。

 

刘壮虎Q:隐喻情况下是否还有接受者自愿呢?

郑植A:可能这里说的自愿指的是接受者在有选择的情况下自愿,如果接受者被强制接受,也就谈不上自愿了。

王彦晶S:可能跟双及物动词中中心含义为“成功转移”有关。

 

 

三.   陈千千评论

报告对Goldberg的构式语法理论有一个细致的讲解。从内容上,

我们需要把握五点:第一,把握提出“构式”的动机;第二,把握什么是构式(构式是语言中的模块,没有语法和语义的区分);第三,把握什么是“论元结构构式”;第四、把握动词与构式的互动;第五、把握构式语法与生成语法的区别。构式理论的学派不仅有认知学派,还有生成学派。其中,生成学派提出的构式理论是第一语段句法(first phase syntax)。既然都谈论构式,那么想问一下两个理论下的“构式”有什么区别。

 

四.周北海老师评论

在听其他报告时,总听到“构式”这个概念,但是对这个概念并没有进行解释。这次报告挺好,让我确切明白了“构式”是什么,以及它在语义上起到的作用。

再说一下做这次报告的大背景。想探讨的问题是如何从语言和逻辑的角度如何对自然语言进行处理,比如如何对动词进行处理。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先看看语言学家是怎么做的,这也就是本次报告的主要的内容。可以看出语言学家做的特别细致,这点似乎是搞逻辑的人不太喜欢的。从逻辑的角度来看,目前对自然语言处理的最好的理论可能是蒙太古的理论。如果想做一个语言与逻辑的交叉研究,这些理论我们都应该有所借鉴。

    Goldberg的博士论文写得不错,有自己的想法,并且做的很细致。这也说明我们的博士也可以在博士期间写出这样细致的论文。


发布时间:2016-04-13 11:19:39